港漫與美漫的生態轉變

根據人口普查紀錄,八十年代早期香港人口約510萬,美國人口約2億2千萬。80年代的港漫市場一片欣欣向榮,仍未受到日漫侵入的情況下,由小朋友到中年人士都會買香港漫畫作消遣。一本受歡迎漫畫動輒可達每期5萬以上銷量,玉郎集團當時的4本作品「龍虎門」、「醉拳」、「如來神掌」及「中華英雄」更是長期穩占市場首四名,《龍虎門》每期達10萬本銷量以上,而「醉拳」及「如來神掌」都在7萬本以上,而旗下其他刊物的銷量也都輕易達過萬銷量,如「玉郎電視」便是同類雜誌銷售冠軍。

20637        xmen125ff252_00

八十年代中期,「中華英雄」的銷量更是達到史無前例的18萬本紀錄(亦有傳是20萬本),創造香港漫畫的最高銷量。同期,Marvel公司的Uncanny X-Men最高達30萬本銷量,而Fantastic Four 則是1983-1986 這 4 年間的平均銷量最高漫畫,每期銷量達25萬以上。 另一巨頭DC COMIC的superman及batman的出貨量分別是18萬本及12萬本。由於年代久遠,未能獲得當年每期的準確銷量,但雖不中亦不遠。一個只有5百多萬人口的小城市,竟然能創造出如此驚人的銷售量,平均25個人就有一個是購買港漫,而每個人又不會只購買一本,建構了一個極少人但又極巨大的市場。

隨著時代變遷,港漫的銷路及受歡迎程度一瀉再瀉,在經歷兵器熱潮後,逐漸進入寒冬期。今天,武神壽終、風流雲散、天子架崩、神兵無期(F),市面上仍然生存的港式薄漫就只剩下玉記的「龍虎門」、牛老的「古惑仔」、和仔的「大軍閥」、龍少的「鐵將縱橫」和瑞新的火武系列。現時美國每月仍然有400多本漫畫銷售,平均每星期有100本刊物。當然,不是每本漫畫都有好銷量,當中最低的只售出一千多本。

本年3月的Walking Dead#138就售出了約7萬本,這就幾乎是每星期所有港漫銷量的總和,要注意的是Walking Dead還不到TOP 10,每月的TOP10總和都必定超過100萬銷量。值得注意的是每月最高銷量漫畫不一定是超級英雄,例如2月的首位是IDW的「Orphan Black」,售出約50萬本,三月首位則是星戰系列的「Princess Leia」,共售出25萬本。

儘管美漫實體書仍有一定銷量,不過漫畫的黃金時代的確是⼀去不復返,整體漫畫銷售量的數字逐年遞減。1993年的整年度漫畫銷售額還有十億美金,1996年只剩下四億五千萬美金。不是漫畫被淘汰或不受歡迎,而是整個世界的消費形式已經轉變。雖然漫畫產業不斷推出新的策略和宣傳行動,不過消費文化已經產生了轉變,網絡及電子產品等娛樂比起漫畫更能吸引青少年的目光。

Stan Lee也看到了這樣的轉變,他在1999年就開始進行了網路的漫畫出版計畫。網路漫畫平台如「comixology」,它的市場並不小。DC也推出了數碼漫畫計劃,推出了多本受歡迎的作品,如「Batman 66」及「injustice」 。亦有些漫畫實體銷量不太理想,但數碼銷量卻十分出色,例如Marvel的「Ms.Marvel」,數碼市場潛力相當大,不過香港並不流行。這都因為大部份香港人不著重知識產權,又太容易從免費渠道收看電影及漫畫,養成了娛樂是不用錢的觀念和習慣。

關於 sora

5 留言

  1. 中華英雄最高峰時銷量是22萬本(亦有傳過係25萬本)

  2. 美漫如果只係睇銷量真係唔及以前,但係佢地成功轉型再打入電影市場,吸金能力比起以前係幾何級大躍進,我甚至會話美漫因為電影而家先至係街知巷聞的年代。就算好多以前只係可以維生的獨立漫畫,隨時都可以賣電視版權去發圍。

    • 小虎大說得對,因為影視電玩等平台,美漫有更大發展
      不過我重點想談論的是實體書的確不再是主流
      而令人感到可惜的是 美國能把漫畫轉化成其他作品
      而香港仍然是一潭死水 改篇的作品都是爛作

  3. 不好意思,可能我插開了題,
    方便詢問一下
    Forever Evil 與 Superman:Unchaind
    這兩本值得收藏嗎?
    那麼這兩本哪個比較好看?

    謝謝

發表迴響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